会员登录 | 会员注册 | 商户登陆 | 商户加盟 | 忘记密码

添加收藏 | 设为主页

晋城家政服务网络中心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> 家政知识 -> 养老服务-> 康复-> 10大原则 助你提高降压质量

家政知识

养老服务 返回>>

10大原则 助你提高降压质量

文章来源:搜狐健康   发布时间:2012-10-13

  五、更重视收缩压

  过去,人们一直认为,老年人收缩压升高的标准为年龄加90毫米汞柱。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,个别教材中仍有“舒张压增高危险性较大,收缩压升 高危险性较小”的观点。在患者中,也流传着“脉压差小,危害大”的错误认识。实际上,尽管老年人的血压(主要是收缩压)确实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,60岁以 上人群,年龄每增长10岁,收缩压一般在原来的基础上升高10毫米汞柱,但仍不应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。

 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收缩压升高、脉压增大是比舒张压升高更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。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患有糖尿病、血脂异常等,发生靶器官 损害及其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。因此,老年人降压治疗的获益比年轻人更大,即使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,接受适度降压治疗也是有益的。

  六、更重视个体化用药

  现代高血压治疗强调个体化,即根据病程长短、血压水平、靶器官损害程度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、既往对降压药物的反应,以及有无伴随疾病等情况,有目的地选用适合的降压药物。

 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包括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、钙拮抗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(ARB)。这5类药的 降压效力基本相似,但各有不同的禁忌症和最佳适应症。例如,合并冠心病者可首先考虑选用β受体阻滞剂、长效钙拮抗剂、ACEI或ARB;合并左室肥厚者, 较有效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、ACEI或ARB;合并肾功能损害时,如无禁忌症,宜首选ACEI或ARB。

  七、更重视联合用药

  尽管当前抗高血压药物品种繁多,各种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使血压降低,但迄今为止,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使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。约 2/3的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,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大多需要使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才能使血压达标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,提倡小剂量联合用药, 以提高降压效果,减少不良反应。如果一种药物疗效不理想,宜加用另一种降压药(不同类型),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。

  八、更重视生活质量

  高血压要治疗,生活质量也要保障,偏废任何一方,皆非明智之举。不少高血压患者在被确诊时,没有不适症状,但服药后却出现各种不适反应,要么不 能坚持治疗,要么生活质量受到影响。此时,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,共同寻找应对策略。比如,服药后感到头痛、头晕者,应从小剂量开始服药,逐渐将血压降至 正常水平,避免选用短效地平类降压药(钙离子拮抗剂)等可快速扩张血管的制剂;服药后出现失眠或者嗜睡者,应注意是否与服用β受体阻滞剂、利血平、可乐定 等降压药有关。

  九、更重视自测血压

  准确测量血压是提高高血压诊治水平的前提。血压具有较大的波动性,容易受心理、情绪、环境、时间等因素的影响。人们逐渐认识到,偶测血压并不能 反映血压的真实变化情况,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我国广大城乡又尚难普及。因此,家庭自测血压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。

  高血压患者应养成每天定时测量血压的习惯。当测得血压偏高或偏低,但没有任何不适时,可休息1小时左右,再测一次。若发现血压持续偏高或波动明显,切莫擅自增减药量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  十、更重视控制危险因素

  有人认为,患了高血压,只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就可以了。其实不然。高血压的治疗目的,并不仅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,而是为了保护靶器官功能,降低发 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。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病风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,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(如吸烟、酗酒、摄盐过多、超重或肥胖、血糖升高、 血脂异常、缺乏运动、性格暴躁等)。因此,高血压患者应在降压治疗的同时,采取综合干预措施,特别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。

(编辑:李洁)

1 2
> 相关阅读:
无相关信息!